|
详细说明
在很多时候,设计者更多考虑送风和回风的管路系统,很少考虑送风口的重要性。但是,送、回风口对于一个空调系统来讲,与风管的走向和其他因数一样,非常重要。例如,如果送风口太大,就会造成送风和室内空气混合不均,夏季冷空气将直接下垂到地板上,在多层房屋时,将会导致冷空气积聚到地板通过楼梯等进入下层空间。这样的后果可能就是上层的房屋很热,下层的房屋很冷。冬季时,也会产生相同的后果。
(1)送风口的种类和******的送风温差
送风方式
送风口类型
送风口形状
******送风温差
顶棚送风
扩散型
圆形(散流器,盘型)
条缝形
11—14°C
10—12°C
方形散流器
11—14°C
轴向型
喷口
4—8°C
多孔板型
全面顶板送风
4—8°C
侧墙送风
扩散型
矩形(百叶风口)
8—10°C
半圆型(散流器)
10—12°C
轴向型
矩形(百叶风口)
7—10°C
可旋球形
7—10°C
条缝型
条缝形
7—10°C
(2)回风口的种类
设置的风口位置
回风口的形状
在顶棚上设置的回风口
平面型,格棚,长孔型,多孔板型
在墙壁上设置的回风口
格棚,长孔,多孔板
在地面上设置的回风口
格棚,长孔,多孔板
空调系统的新风和回风应经过过滤处理。
(3)选择送、回风口的注意事项
送回风口直接与居室的空调温度分布和空气状态有关,它是和空调系统直接相连的部分。同时,送回风口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机组系统性能的好坏。送回风口位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室内空气的效果。
(4)送、回风口的材质
常用的送、回风口的材质有铝合金、塑料(ABS)和木质等。
(5)常用送、回风口的名称
方型散流器、方型内格栅散流器、圆盘型散流器、圆形散流器、轻钢架四垂型扩散送风口、圆环喷流送风口、双层格栅送风口、双向格栅送风口、线条细叶送风口和门铰型回风口、方型扩散回风口、单层格栅回风口、蛋格门铰型回风口、防雨百叶回风口。
送、回风口位置的布置与安装
空调房间的空气分布,应根据室内温度参数、允许风速、噪声标准和空气质量等要求,结合房间特点、内部装修及设备散热等因素综合考虑。
室内空气的运动方式取决于送风的末端形式。假如末端设计合理,送风空气射流可以带动室内大量空气形成空气的二次流动。空气的二次循环流动可以使空气的流动量达到10—20倍的送风量。所以当可以形成空气的二次流动时,室内的空气将会得到很好的混合。
回风管如同送风管一样,有总管、分支形式等等。回风管的形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回风口的数量和送风系统对于空气流动的需要。
当使用集中回风时,必须是每一个房间的回风口到总回风处的阻力非常的小,且必须是同一层次;不同层次的住宅,不宜使用集中回风口。
(1)送风口的布置
当使用侧送风口时,或使用顶棚送风时,冬季的送风速度必须要在2.5m/s以上,以免热风在顶棚面停留、停滞的现象发生,所以有时必须要保证房间的换气次数每小时5—8次,室内在人活动的区域内空气流动的速度应控制在0.5m/s的范围内。如果送风口安装在墙的上部,当送风气流吹向横梁或装修吊顶时,有必要将送风口的位置尽量向下移,或用水平可调百叶使气流避开横梁。
(2)回风口的布置
回风口不应设在射流区或人员长时间停留的地点。
1)采用集中回风,但走廊断面风速不宜过大;
2)分散回风,采用分散回到走廊,在室内机处采用集中回风;
3)各房间利用支主风管回风到室内机。
空气侧设备用来输送空气流。送风口将空气送入室内,回风口捕捉室内的回风空气。
当采用侧向送风时,回风口宜布置在送风口的同侧下方;当采用双侧送风时,两侧相同气流尚应在生活区域工作区以上搭接;侧向多股平行射流应互相搭接。当采用顶送风时,回风口宜布置在送风口的彼侧下方。当采用上送下回的方式,送风口与回风口的位置成对角最好。
(3)风口的安装
1)根据所处理的负荷大小来进行选择风口的个数和大小。
2)注意影响气流的障碍物,若气流流动的地方受到梁等障碍物的影响时,气流会发生偏转会使人的活动空间有吹风感,而气流停滞时会造成温度分布不均匀,所以应注意送回风口的位置的布置方法。
3)避免空气短路。由于送风口和回风口有布置不当,送出的气流没有充分处理室内的负荷就会被回风口吸入,发生短路。
4)手动和电动等区域控制风阀应根据实际需要所设,不宜过多。
5) 风口与风管的连接应严密、牢固,与装饰面相紧贴;表面平整、不变形,调节灵活、可靠。
6)柔形风口的安装,接缝处应衔接自然,无明显缝隙。
7)同一厅室、房间内的相同风口的安装高度应一致,排列应整齐。
风口表面应平整,颜色一致,安装位置正确,风口可调节部件应能正常动作。
各种送、回风方式的特点
(1)送风系统的分类
送风系统可根据风管的布置形状、风口的位置,以及风管的材料进行分类。
送风风管的布置形状分类:主—支风管式、中央送风式和圆周送风形式。每一种送风的形式都是适应某一类的房屋结构和形式的,当然不同的送风形式,所需要的安装费用也有所不同。
送风风口位置的分类:环行出风,上出风、侧出风和下出风系统。
(2)回风系统的分类
回风系统可由回风口数、回风口的位置、回风风管的布置、回风风管的材料等来分类。
回风系统可由回风数量的不同分为集中回风,各房间单独回风等形式,不管使用何种回风方式,力求保证回风到室内机的距离最短,阻力最小。
如果所有的回风口都布置在顶部,叫做上回风系统。假如回风口布置在底部,叫做下回风系统。但是回风口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室内空气的运动情况。上回风系统比较适合室内机安装在吊顶上的系统,下回风系统比较适合室内机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系统。
(3)气流组织
常见的气流组织为上送下回,上送侧回,上送上回,侧送下回。有时也有使用利用顶棚整体作为送风口,即把整个顶棚作为大的静压箱,使用孔板送风。
1)环行系统,此系统是利用建筑物本身的结构,比如地板、基础或低的矮墙来作为送风管路的一部分。假如此系统设计合理的话,出风的流向将直达顶棚。当然了,此系统也可利用顶棚送风,风的流向直达地板。顶棚送风系统比较适合由地面制热送风系统无法达到而采用的。对于制冷系统,侧出风是比较合理的送风方式。通常环行系统一般用于寒冷地区,较其他两种送风形式而言,可以使底层系统感觉比较舒适。
2)顶送风系统,顶部送风射流应垂直于天花板。如果设计合理,顶部空气射流可延伸到墙壁。最好不要使出风口的空气射流进入房间的内部,这样会有吹风感。对于单冷机组而言,此方式有其独特的优势。
3)墙内侧送风系统,此系统在出风口以后的射流与顶棚平行指向对面的墙壁。如果设计合理,射流将会利用一定的风速到达对面墙而不下垂到空调空间。实际上在制冷工况时,因为冷空气的流向是向下的,这也是很难达到的。对于单冷系统来说这种系统也有其特有的优点。
一般的风系统分为两类:a)低风速全空气单(双)风道系统
b)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空调的空调系统
如使用全空气单双风道空调方式时,风系统应按房间使用时间的不同而划分区域。
采用扩散型送风口时,送出的空气是呈层状的,层状的空气具有诱导混合室内空气的作用,混合温度能力强,但是射程短。
若采用轴向型送风口,送出的空气呈直线状,诱导空气作用弱于扩散型,但是它的射程长。
送、回风口的风速要求
送风口的出口面风速,应根据风量、射程、送风方式、风口类型、安装高度、室内允许风速和噪声标准等因素确定。
空调系统产生的噪声,传播至住宅主要使用房间的噪声级应不大于46dB(A)。
(1)送、回风口的风速
1)送风口位于人的活动区域上时,最高为4m/s
2)在人的活动区域内,但离人较远时,容许风速为2—3m/s
3)回风口在人的活动区域内时,但远离人,容许风速3—4m/s
4)在墙上的回风格棚,容许面风速为2—5m/s
(2)送风口风速推荐值(m/s)
播音室
1.5—2.5
戏院
2.5—3.5
住宅,公寓,饭店客房,教室
2.5—3.8
单人办公室
2.5—4.0
一般办公室
5.0—6.0
电影院
5.0
百货店,上层
7.5
百货店,地下
10.0
(3)人员活动逗留区域的******允许风的流速(m/s)
人体状态
长时间坐
短时间坐
轻度工作
重型工作
应用场所
办公室
餐厅
商店等轻工业
工厂,舞厅
供冷时
0.1
0.15
0.20
0.30
供热时
0.2
0.30
0.35
0.45
(4)送风口之******容许流速(m/s)
应用场所
盘形送风口
顶棚送风口
侧送风口
广播室
3.0—4.5
4.0—4.5
2.5
医院治疗房
4.0—4.5
4.5—5.0
2.5—3.0
饭店客房,会客室
4.0—5.0
5.0—6.0
2.5—4.0
百货公司,剧场
6.0—7.5
6.2—7.5
5.0—7.0
教室,图书馆,办公室
5.0—6.0
6.0—7.5
3.5—4.5
(5)人类活动区域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
流速(m/s)
人体感觉
0—0.08
不舒适,停滞空气的感觉
0.127
理想,舒适
0.127—0.25
基本舒适
0.33
不舒适,可以吹动薄纸
0.38
对站立者为舒适感之上限
0.38—1.52
用于工厂和局部空调
(6)回风口的面吸风速度
回风口位置
吸风速度(m/s)
房间上部
4.0—5.0
房间下部
不靠近人经常停留的地点时
3.0—4.0
靠近人经常停留的地点时
1.5—2.0
用于走廊回风时
1.0—1.5
(7)回风格棚的推荐流速
位置
近座位
人员逗留区以上
门下部
门上部
工业用
流速(m/s)
2—3
3—4
4
3
>4
上一条:阜新中央空调上门安装 下一条:抚顺中央空调哪家好